Quantcast
Channel: 青平台基金會 »看的方法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

CP 講座:《看的方法》系列-攝影出版的復興-影像文化與發聲

0
0

131807_346621132110832_1236403764_o

現在按快門比拿筆寫字還要簡單,你我的世界正被影像的海嘯淹沒。21世紀的文盲,早已不是不懂相機技術的人,而是無法解讀和消化影像的人了。

影像作為一種獨立敘事

文|《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》雜誌創辦人暨主編李威儀

自1840年代中期,英國人Willlam Henry Fox Talbot發表了全世界第一本攝影書 :《The Pencil of Nature》 開啟了攝影與出版的密切關係以來,「攝影書」即如同一團新的文類野火,為影像敘事與閱讀燃起了新的思考方式。

一張張原本各自獨立的照片,在書頁裡彼此產生連結,形成另一套系統與意義,而許多編輯用心、設計精良的攝影書,不僅僅是一場圖片的紙上展示,更被視為是由影像作品延伸的獨立作品,為其中所裝載的照片,添上了新的價值與觀看樂趣。

藝術家László Moholy-Nagy在1923年曾預言 :「未來的文盲將是那些不知如何使用相機的人,他們就像不會用筆一樣。」而如今,這個預言讀起來已經有點索然無味,因為幾乎所有人都在拍照。

Moholy-Nagy絕沒想到,現在按快門比拿筆寫字還要簡單,你我的世界正被影像的海嘯淹沒。21世紀的文盲,早已不是不懂相機技術的人,而是無法解讀和消化影像的人了。

 

CP 講座:《看的方法》系列-攝影出版的復興-影像文化與發聲

【時間】:3/19(二)19:30~21:00

【主講】:李威儀|《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》雜誌創辦人暨主編

【地點】:CAFE PHILO 慕哲咖啡館地下沙龍

【地址】:台北市紹興北街 3 號 B1

【主辦】:青平台

【詳洽】:(02)87724100

【報名】:http://registrano.com/events/8f1def

 

帶著書本的種種特性,「攝影書」正是對於影像語彙解讀與掌握能力的考驗,無論做為作者或讀者皆然。要透過攝影書陳述故事或是傳遞視覺的氣息張力,必然需要思索影像的結構脈絡 ; 而要從攝影書中獲得閱讀的樂趣,則更非得要有如同讀文字書般的專注力、想像力和組織能力才行。換個角度而言,若是要檢視一個地方的影像文化與養成,便可從它的攝影書出版與閱讀文化來進行觀察。

台灣最早的攝影書出版可溯至19世紀以降,外國攝影師和傳教士來台探查與採集的影像紀錄集冊,以及日治時期政府宣傳在台政經建設成果、介紹風俗名勝等為用途出版的寫真帖。

然而隨著攝影與出版觀念的演進,攝影書也不只是攝影者的視野紀錄和社會史料,而是一個獨立敘事體與創作者的視覺思考結晶。今日活在大眾攝影和個人出版最好的時代、同時做為影像製造者與解讀者的我們,更應往系統性的圖像編輯思考方向邁進,始能看見那些鏡頭遊戲以外的影像世界。

 

【延伸閱讀】:

李威儀驕傲說出台灣的「攝影之聲」

【雜誌總編說】《攝影之聲》李威儀:回歸攝影的本質

 

【李威儀】小檔案:

1982年生,《攝影之聲》雜誌主編,攝影創作者。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,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。2011年創辦《攝影之聲》,在台灣出版,並於香港、中國大陸、日本、法國設有發行據點。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

Latest Images

Trending Articles





Latest Images